2009年至2024年,是创业板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的十五年。
开板当年,创业板尚没有公司的年收入超过30亿元或净利润超过5亿元。如今的创业板,不仅企业数量扩容,成长规模也不容小觑。以2023年财务数据来看,创业板219家公司年度营收超过30亿元,94家创业板公司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超过5亿元。
十五年前,创业板肩负起推动服务创新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助力经济转型,孵化新兴未来产业的深切期望,正式开启了它的逐浪之旅,如同一艘巨轮在时代的浪潮中扬帆启航。
创业板50指数作为创业板市场的旗舰指数,汇聚了市值大、流动性好的龙头公司,代表了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活力。创业板50ETF也迎来全新扩容,近期,嘉实创业版50ETF发布公告,正式“官宣”发行档期,将于2025年1月6日起发行认购,代码:159373,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分享中国科技成长红利的新途径。
见证中国科技蓬勃成长
创业板50指数在2014年6月18日正式发布,距今已有十年的历史。
回顾从创业板成立至今的十几年间,市场环境始终在变化。创业板因其代表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高波动等因素,参与其中的投资者赚过「市场热点」的收益,也赚过「流动性」与「资金博弈」的收益。而这些回报的背后正是创业板中高成长、高创新的企业和创业板本身优质的基本面。
如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超1350家,总市值超12万亿元。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相关公司总市值约9万亿元,占板块比重高达75%,创业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未来之板”。
在创业板指数体系中,创业板50指数代表了创业板大盘公司,精选市值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龙头公司,指数具备较强的成长潜力,投资价值受到关注。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强调了打造「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注册制实施以来,有10余家创业板公司被终止上市,并且也有越来越多不符合创业板定位和要求的公司被拒之门外,不予上市。
整个市场环境都在表达一个预期,我们需要的是“更多优质的创新企业”。
嘉实创业板50ETF拟任基金经理张超梁表示,创业板50指数正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创业板50指数在编制过程中,是在创业板指基础上结合流动性与行业覆盖等因素调整权重,基本代表了创业板中最优质的50只个股。
在A股市场环境和投资理念逐步成熟的大背景下,市场不再是纯粹对概念主题的追逐,而是注重个股基本面,所以创业板中反而是市值大、流动性好、质地优秀的企业得到了更大的弹性。
创业板50指数特点之一就是成分股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这也是其作为成长股核心资产的重要表现,科技龙头经营稳健,整体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创业板50指数2023年水平为16.7%,高于创业板指(13.1%)、科创50(7.7%)等科技板块指数,也高于沪深300(10.2%)、中证500(7.3%)等主要宽基,展现出了创50成分股较高的盈利水平。
张超梁介绍:“创业板50指数的另一大特点是指数成长性较强。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创业板成功地吸引了一大批从事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行业的企业。”
目前创业板50指数前10大成分股分布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通信等高科技、创新驱动和成长性较强的领域,契合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方向,行业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
创业板历经十五载岁月,见证诸多行业的发展沉浮。往昔,互联网传媒曾引领风骚,在创业板中崭露头角;之后,农林牧渔领域也曾孕育出市值高达两千亿的行业翘楚。而当下,“宁王”电力设备行业借新能源崛起之势,一举成为创业板中当仁不让的第一大行业。行业权重更迭背后,实则映新兴产业的潮起潮落。这也正是ETF记录时代的一种表达:一只宽基,一种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动视角,一个跟踪时代变迁的记录方式。
“新宽基时代” 瞄准用户需求
宽基一直都是我国指数投资领域的经典,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未来都在此浓缩和呈现。
2012年,行业首批跨市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宽基——嘉实沪深300ETF(159919)正式推出,一个将沪市、深市、股指期货三大核心市场连接起来的创新产品。如今,嘉实沪深300ETF已是A股市场“千亿级”宽基ETF,最新规模约1600亿元,也是深交所目前规模最大的股票ETF。在2024年分红榜单上,嘉实沪深300ETF位列第三,分红金额为16.41亿元。(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年12月28日)
沪深300系列,是嘉实主流宽基ETF的经典招牌与市场名片。但嘉实的扎实宽基基本盘不止于此。截至目前,嘉实宽基ETF广泛跟踪诸多主流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富时中国A50、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中证A50等,且均为首批/首只ETF获得者。
ETF产品线丰富度的背后,是公募基金对于行业趋势的洞察、对投资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创新的不断探索。这也正是成熟资管公司具有战略布局眼光的一种体现。
如今,指数业务的发展正是朝着更加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和客户需求布局。发掘更多方向的前瞻性与可持续性,让ETF呈现出丰富“产品力”。
对于客户需求的洞察和在产品创新上的探索,是公募基金能够持续获胜的关键因素。公募把对行业的深度研究沉淀转化为更便捷的被动产品,追求为投资者在长期增长的行业与领域选出风格鲜明的资产,设计出更好用的投资工具,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和多元化的投资解决方案。
随着嘉实创业板50ETF的公告发行,重磅宽基产品再添一员,值得期待。
与中国宽基指数体系的发展同生共行,用好的ETF产品,为产业、为投资者贡献应有之力。这就是嘉实创业板50ETF,汇聚新兴科技龙头,立足投资者需要,向新而行。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大家都在看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