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踏空了

首先,我们需要来定义问题,什么是“踏空”?遇事不决问AI,答案是:

在金融投资领域,“踏空”通常指的是投资者由于某种原因(如判断失误或犹豫不决等)未能及时买入某种看涨的投资标的,从而错过了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机会。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者“空着手”看着市场上涨,而自己却未能从中获利。

接下来需要问几个问题,刨根问底,尽量多,尽量深,才能直达问题的本质。比如,为什么会判断失误?判断准了就能赚到钱吗?赚钱有四个步骤:买什么,什么时候买(判断准了),买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卖。如果仅仅是因为踏空而焦虑,那其实焦虑才刚刚开始啊,后面要焦虑的事儿多了。市场涨的时候没买,那么为什么市场没涨的时候也没买呢?为什么会犹豫不决呢……

不能再问了,毕竟反思总是疼痛的。与其纠结这么复杂的专业问题,不如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不长期持有具备增值弹性的金融资产呢?

股票资产弹性大?那就试试长期持有固收+产品的组合呗?又觉得固收+预期回报没那么高,没意思?说的就好像赚钱如探囊取物一样,那还“蕉绿”啥?

综上,踏空的本质,是以过于博弈的角度看待投资,而不是以配置的角度寻求财富增值。投资的本质是把现金资产转化为可能增值的其他类资产上,这是一辈子要做的事。短期的踏空相对于漫长的人生,泛不起任何的水花。还是那句老话:理财不是发财。

第二,很“蕉绿”

“蕉绿”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来自内部,就像有首歌唱的,太想赚钱是我压抑不了的折磨。另一个是来自外部,别人赚钱是我压抑不了的折磨。第一个“蕉绿”其实没什么问题,有目标才会去努力,有焦虑才会有动力。

源自别人的焦虑,可以拆开看一下。其实,在考虑赚钱的时候,并不能忽略仓位。100万可投资产,持仓5000块钱的某股票翻了一倍,对总资产贡献有限,但也确实是“翻了一倍”。但是往往会给听者造成1万点伤害,仿佛在智商和资产上被碾压。听者伤心,闻者流泪,说者则获得了满满的情绪价值。事实上,真赚钱的人大都低调,因为没空。简单说,不说仓位的翻倍都是耍流氓。

另外,这种焦虑的本质,还是一种嫉妒。嫉妒这件事蛮有意思的,人们往往嫉妒近的不嫉妒远的,嫉妒小的不嫉妒大的。差距不大产生嫉妒,差距过大产生崇拜。这么说吧,距离产生美,距离没了美就没了。

怎么破?首先,人性不可逆。适度的焦虑和嫉妒,让自己不舒服又有些渴望的状态,可以让人进步。其次,要行动起来,不能光想。反思,复盘、总结,实践、迭代,把这个过程循环起来。最后,别滥用“焦虑”这个词。这个词其实没那么负面,如上所述还有点正面。对于没赚钱带来的情绪不佳,那叫纠结和烦躁。另外,要嫉妒,咱们就嫉妒个大的,能不能嫉妒一下巴菲特、芒格这样的投资大师,然后把他们的理念和投资从头到尾学一遍。即使画虎不成,也能描出一个招财猫,也不差。

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OTCFUND|007119)$$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C(OTCFUND|022701)$$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C(OTCFUND|02270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