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将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DeepSeek火爆全球,受益板块有哪些?#
2025年,可转债指数开年表现惊艳,截止2025年2月6日,中证转债和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年内分别上涨2.32%和3.26%,年化收益率达到33.21%和49.34%,同期最大回撤分别为1.69%和2.45%。

数据来源:wind,2025/2/6
可转债是债券和期权的复合体,在市场行情不好时,可以像债券一样提供下有底的保障,而在市场行情好时,可以借助其期权价格上涨,获得不菲的收益,在常见投资品种,对中小投资者非常友好。
例如2019年-2021年,中证转债连续三年上涨,累计涨幅为56.07%,2022年和2023年虽然转债跟随市场下跌,但是年度跌幅分别为10.02%和0.48%,显著小于不少主流股票宽基指数,体验比较好。
2024年,市场见底反弹,中证转债指数博取了6.08%的上涨,在当前环境下,可转债再次面临多年一遇的投资机会:
1.利率仍在走低阶段。目前10年期国债率仍在震荡走低,截至2025年2月5日,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下降至1.6386%,整体仍在震荡走低。

数据来源:互联网,富途牛牛。
在利率走低背景下,可转债的债底会逐步太高,相当于市场底部逐步提高,安全性更好。
2.信用风险显著降低。高层一直强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实施上述目标,推出了特殊国债、缩减开支、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措施,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开始震荡筑底,企业的信用风险显著降低。
上述风险的降低,会减少可转债的违约风险,有利于可转债整体价格走高。
3. 权益市场暖风频现。在AI科技浪潮下,科技股投资情绪走高,海外的龙头股取得数倍涨幅,国内的AI产业链也迎来景气回升,前期部分算力相关个股出现了5倍,甚至10倍的上涨。近期,DeepSeek-R1模型凭借创新算法,在较低成本的基础上,取得了比肩全球顶尖大模型的性能,也加快了国内AI应用的普及,促进科技股掀起新一轮价值重估。
同时,在工程师红利和产业规模效应下,国内的5G和6G通信技术、新能源、量子技术、航天技术和无人机等也逐步走到全球前列,一批制造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也带来了权益市场的震荡走高。
对应的可转战会受益于权益市场的结构型机会,其期权价值会随着正股价格走高而提升,带动可转债上涨。
整体看,在较低利率和估值的驱动,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未来可转债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数据来源:wind,2025/2/1
目前跟踪可转债的指数主要有两个——中证转债和万得可转债等权。
两者均覆盖流动性偏好的全部可转债,但加权方式不同。
中证转债按照流通市值加权,盘子越大给的权重越高,长期走势比较稳健。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指数月报,2024/12/31
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则对成份债券使用等权重配置,中小盘转债整体权重更高,长期的成长性偏好。

数据来源:wind, 2025/2/5
比较可惜的是,现在没有指数基金只接跟踪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
查看最仅1年的可转债基金表现,排名前5的可转债基金业绩如下(有多份额的取A类):

数据来源:根据富途牛牛数据整理,2025/2/5.
排名前5的转债基金业绩均超过万得可转债等权,有望在震荡上涨的行情中,作为转债等权的替代品。
期中第1-2只基金经理更换后业绩偏好,第3只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最长,第4-5只规模偏小,从流动性角度看,可以重点关注前三只。
筛选前3只转债基金现任基金经理共同任职的季度业绩(2024年第2-4季度),以及截止2025年2月5日的近1年业绩和最大回撤,对比如下:

数据来源:根据wind数据整理
可以看出,2024年第2-4季度,每季度持续正收益的为中欧可转债A、中银可转债A,说明两只基金配置上更为均衡,华夏可转债A在2季度小幅亏损,但3季度开始发力,最终在第2-4季度季度的累计收益率靠前,爆发力较好。
从近1年的涨幅情况看,中欧可转债A领先,同时回撤最小,整体体验更佳,未来可以继续跟踪观察。
如果再对比当前余额最大的前5只转债2024年第2-4季度涨幅:

数据来源:wind
发现适用上述可转债基金投资,业绩会更平稳,也能超过上述前5大转债涨幅均值,体验会更佳。
整体看,中欧可转债A(004993)具备黑马因素,新任基金经理上任以来,走势稳健,攻守兼备;中银可转债A(163816)中规中矩,表现适中;华夏可转债A(001405)基金经理任职时间较长,整体稳健,在部分阶段进攻性较好。
可以收藏关注,作为分享可转债投资机会的备选产品。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欧可转债债券A(OTCFUND|004993)$$中银转债增强债券A(OTCFUND|163816)$$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A(OTCFUND|001045)$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