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市场综述
上周A股全线上涨。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2月14日,上证综指收于3,346.72点,全周上涨1.30%;深证成指收于10,749.46点,全周上涨1.64%。主要指数中,全周上证50指数上涨2.02%,沪深300指数上涨1.19%,中证500指数上涨1.95%,创业板指数上涨1.88%,科创50指数上涨0.36%。行业方面,全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30个行业中24个行业上涨,涨幅前五分别为:传媒、计算机、商贸零售、综合金融、消费者服务。
二、经济基本面
1. 2月14日,央行公布了2025年1月金融数据
(1)新增人民币贷款51300亿元,市场预期43167亿元,前值9900亿元。
(2)社会融资规模70600亿元,市场预期65750亿元,前值28507亿元。
(3)M2同比7.0%,市场预期7.4%,前值7.3%;M1同比0.4%,前值1.2%;M0同比17.2%。
总的来看,今年金融数据“开门红”成色较足,信贷社融总量双双超出市场预期。尤其考虑到1月份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两天,金融数据仍实现高增,充分体现了政策“靠前发力”的效果,当然也有银行年初项目释放、早放贷早收益的诉求。1-2月份信贷结合看可能更为客观准确。
结构上,企业贷款较为强劲。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47800亿元,同比多增92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17400和3460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800和1500亿元。1月对公增长主要来自于两大支撑:1) 项目储备在年初集中释放。2)化债影响阶段性消退。去年11-12月,化债因素对贷款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拖累,但1月地方政府置换债发行环比有所放缓。此外,去年四季度以来,地产市场热度持续偏高,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也对地产项目贷款有一定支撑,但规模预计有限。至于企业内生融资需求,暂时还未看到明显的改善迹象,1月PMI回落至荣枯线以下,PPI仍在负区间,显示企业经营压力依然很大。票据方面,1月企业票据融资减少5149亿元,同比少减4584亿元,同比看,银行冲票据的需求依然不低。
居民端,1月居民贷款新增4438亿元,同比少增53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497和4935亿元,同比分别多减4025和少增1337亿元。今年春节期间服务消费、线下零售等皆有亮眼表现,地产销售情况也不弱,但同比去年仍有所下降,主要是源于基数效应。
M1已启用新口径,将原来M2里面的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例如:微信钱包、支付宝中的个人资金)纳入M1中,由于旧口径M1中企业活期存款占比在30%左右,现在则降至18%左右,因此旧口径M1能更加直观的衡量企业经营活力,而新口径M1则能更好的衡量强流动性资金的状态,缓解春节前集中发放工资等导致的企业与居民活期存款、M1与M2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新M1增速回落至0.4%,指向活期资金更为谨慎。
图1、信贷分项

2. 2月1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CPI数据
美国1月CPI同比增长3%,超出预期和前值的2.9%;1月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的核心CPI 同比增长3.3%,超出预期的3.1%和前值的3.2%。
分结构来看,能源、二手车、运输服务与居家食品是CPI边际上行的主要拉动。地缘等因素影响下,前期原油价格的上行在近月数据中得到反映,近两月环比皆维持在较高水平;鸡蛋价格大幅上涨对食品分项影响明显。住房依旧是通胀最大来源,贡献增长超过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本次CPI更新了季节性因子并调整了消费者篮子增加了新的权重,前者有利于季节性的剔除,后者或对数据有所扰动。
核心CPI内部展现出一定的粘性:(1)住房成本指标季调环比0.4%(前值0.3%)有所上升,仍是核心CPI粘性较强的主要贡献项,考虑到近期全美房价的快速上行,以及标普/CS房价指数与Zillow租金指数等前瞻指标的表现,住房成本走势仍需观察;但租赁市场的价格似已有降温迹象,Redfin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租金中位数同比已下降至近两年低位水平;(2)二手车价格等核心商品价格上涨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或反映企业因关税预期的提前提价形成,短期内预计该因素将对价格形成持续支撑;另一方面与年初各类公司和服务商季节性提费以及山火将对部分商品价格影响相关;(3)运输服务项价格上升,能源价格波动有影响;结构上,机动车保险支撑明显,较高的汽车价格、维修成本以及医疗和诉讼费用都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提价压力。
三、 高频数据
1. 生产相关:年后第二周工地复工依然偏慢
据百年建筑调研,截至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全国13532个工地开复工率为23.5%,农历同比减少16.38个点;劳务上工率27.5%,农历同比减少10.53个点;资金到位率35.0%,农历同比减少6.61个点。Mysteel调研下游建筑企业资金和新开工等情况。其中,88.10%的下游建筑企业资金整体一般;新开工项目的绝对量偏少、一般、偏多分别占比61.90%、33.33%、4.76%;52.38%的下游建筑企业表明复工进度一般。
2. 需求相关:二手房成交保持热火
按农历同期看,2月10 日-2月14日,30 城新房成交日均同比+17.7%,但相比于2023年同期-45.6%,新房成交动能平稳运行。17城二手房成交面积(日均)同比+71.7%,较 2023 年同期+32%。环比延续季节性反弹,但对比节后农历第一周,同比增幅均有所收窄。据乘联会披露,2月1日-9日,乘用车零售同比-31%、环比上月-39%。
图2、17城二手房成交面积

3. 通胀相关:国内工业品价格延续弱势
2月第二周,农业部公布的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为22.1元/公斤,环比-3.7%,蔬菜、水果价格环比-2.9%、+0.5%,本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环比-2.3%、-2.7%,春节过后食品价格加速回调。
工业品方面,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3%。铜价格续涨;特朗普重申提高石油产量、降低油价,此外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显示2月7日当周原油库存上升,导致本周油价承压。螺纹钢价格环比回落。
四、资金面
2月6日-2月12日,A股主动外资流出0.8亿美元,上周流出0.6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4.3亿美元,上周流入1.3亿美元。
2月第二周,融资余额增加317亿元,前一周为增加455亿元。ETF资金净流出。
图3、分渠道资金流入情况(亿元)

注1:由于数据公布节点的问题,部分数据在之后的统计中会有变动。
注2:偏股基金发行只能部分反应公募基金规模的变化。
五、 配置建议
春节结束以来,DeepSeek R1的成功使市场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竞争力,资金加速流入科技板块。外资机构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企业的估值,纷纷看多中国市场。往后看,关税等阶段性落地,叠加两会召开前政策发力预期发酵,市场情绪有望保持较高热度。我们继续对市场保持乐观,可以围绕先进科技和内需修复两条主线布局。
六、 本周关注
1. 中国2月LPR;
2. 美国2月PMI。
$圆信永丰医药健康A(OTCFUND|006274)$
$圆信永丰兴源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1965)$
$圆信永丰大湾区A(OTCFUND|009055)$
$圆信永丰汇利LOF(SH501051)$
$圆信永丰优加生活(OTCFUND|001736)$
$圆信永丰消费升级(OTCFUND|004934)$
$圆信永丰双利A(OTCFUND|000824)$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等于未来收益,基金业绩表现具有波动风险。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不同基金的业绩并不互相保证。本资料不是法律文件,仅供具备相关基金知识的内部工作人员交流使用,请勿作为产品宣传材料向投资者推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实际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并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进行投资。投资有风险,敬请理性选择。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