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象过,某天开车上班时,可以悠闲地吃早餐、刷手机,甚至补个回笼觉?这并非触不可及的场景,而是智能驾驶技术正在逐步实现的未来。逐渐成为“靠谱副驾”,智能驾驶的进化史,正是一场人类与机器关于“驾驶权”的交接仪式。
智能驾驶:从青铜到王者的进阶之路
智能驾驶的核心,是让汽车通过传感器、算法和芯片的组合,模仿人类驾驶行为。其核心目标是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源消耗,并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出行体验。
许多人可能以为,智能驾驶技术离我们还比较远,但实际上智能驾驶技术早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了。现在大部分汽车都搭建的自动巡航技术和制动技术就是智能驾驶技术的一部分。
那么现在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呢?国际上通用的SAE分级标准(L1-L5)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它就像一场从新手到终极BOSS的“打怪升级”游戏。

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框架在SAE分级标准中,L1-L5就是智能驾驶技术的不同“段位”:
L1(青铜段位):诞生于1990年代的驾驶辅助技术。即车辆可以协助驾驶者控制速度或方向,但不能同时控制两者。例如,车道偏离预警和自适应巡航控制都属于L1级别的功能。
L2(黄金段位):2015年后,部分自动化技术实现“双手短暂自由”,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但司机必须紧盯路况(据统计,使用L2系统可减少40%高速疲劳驾驶事故)。
L3(钻石段位):L3级智能驾驶可以实现有条件自动化。车辆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独立完成几乎所有驾驶任务,但驾驶者需要随时准备接管。
L4(闪耀段位):高度自动化。车辆可以在特定环境中完全自主驾驶,无需人工干预。
L5(王者传说):完全自动化。车辆可以在任何环境中完全自主驾驶,无需人工干预。
截至目前,可量产车的智能驾驶技术集中在L2-L3阶段,即L2.5,这一阶段的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实现部分自动化驾驶,例如在高速公路上保持车道和自动调整车速。然而,驾驶者仍需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控制权,以应对系统无法处理的复杂情况。如果想要方向盘真正消失,智驾技术还需要突破硬件和成本的限制。

未来图景:我们离躺平出行还有多远?
针对L3以上的智能驾驶技术何时能够广泛普及,使躺平出行从“未来”变成“现实”,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目前,L3 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虽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要实现广泛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层面,需要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精度与算法稳定性,以应对复杂路况。法规方面,相关安全标准与责任认定尚待完善。此外,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仍存疑虑。
综合来看,在技术突破、法规落地与市场成熟的合力推动下,预计 L3 级智能驾驶技术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量产,并在特定场景如高速巡航、园区接驳等实现广泛普及,为用户带来更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但完全意义上的“躺平出行”仍需更长时间打磨与完善。
申万菱信基金经理李航认为,在未来,随着智驾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技术的发展,数据积累的速度和模型迭代速度都将继续加快,汽车智能化将是一个带动行业全面变革的大趋势,无人驾驶时代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华为引爆新能源智能汽车概念##AI智能体进化了:可微信拜年、操作电脑#$申万菱信智能汽车股票A(OTCFUND|012210)$$申万菱信智能汽车股票C(OTCFUND|012211)$$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主题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1156)$$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主题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22739)$$申万菱信智能驱动股票A(OTCFUND|005825)$$申万菱信智能驱动股票C(OTCFUND|015159)$$申万菱信数字产业股票型发起式A(OTCFUND|018048)$$申万菱信数字产业股票型发起式C(OTCFUND|018049)$$申万菱信中证沪港深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型发起式A(OTCFUND|018207)$$申万菱信中证沪港深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型发起式C(OTCFUND|018208)$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对未来市场表现的保证,不代表本公司对基金业绩的任何承诺或预测。观点仅代表当时看法,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评级并不预示本基金的未来业绩表现。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