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解读

2025年2月24日至2月28日,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指数下跌2.72%,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涨幅排名第23位。

表现较好:原料药(+2.60%)、中药(-0.76%)、化学制剂(-0.98%)。表现较差:医疗研发外包(-9.21%)、医院(-4.67%)、线下药店(-4.40%)。

驱动因素包括:政策利好预期(两会临近)、年报业绩披露期高质量标的受追捧,以及AI医疗概念持续催化。


产业动态

1.政策端发力:创新药定价机制改革方案落地

事件:2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分层定价+首发价格保护+多元支付”机制,明确对源头创新药给予自主定价权,并探索商保与医保联动支付模式。

影响:该政策将显著提升创新药企盈利预期,加速国产创新药商业化进程。结合《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中生物医药开放政策,行业长期增长逻辑进一步强化。


2.百济神州2024年财报超预期,盈利拐点确认

事件:2月27日,百济神州发布年报,2024年营收达38亿美元(+55%),核心产品百悦泽全球销售额26亿美元(+105%),并宣布2025年将实现整体盈利。

影响:作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标杆,其业绩验证了国产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提振板块信心。后续关注其PD-1单抗海外审批进展及多管线商业化潜力。


3. FDA发布AI药物研发指导原则,行业合规成本上升但长期利好

事件:2月26日,FDA发布《关于使用AI支持药品监管决策的考量》指南草案,要求AI生成数据需满足透明性、可验证性等标准。同日,欧盟《人工智能法案》首批合规条款生效。

影响:短期增加AI药企合规成本,但规范了技术应用边界,加速AI在靶点筛选、临床试验设计等环节的产业化落地。国内AI医疗标的(如华大基因、迪安诊断)或受益于技术迭代。


4.华大智造领涨基因测序板块,AI+生物制造成热点

事件:2月26日,华大智造带动基因测序板块走高。同期,2025中国生物发酵产业技术大会召开,陈坚院士提出“AI+合成生物学”将重塑生物制造研发范式。

影响:AI技术渗透至生物制造全链条,提升酶设计、代谢通路优化等效率,合成生物学及基因测序设备商或迎来估值重塑。


每周观点

1. 行情驱动因素

政策预期升温:两会临近,医保支持创新药细则、医疗设备更新等政策催化板块情绪。

业绩验证期:年报披露期,高增长、高质量标的(如CXO、创新药械)获资金增配。

AI主题扩散:DeepSeek等AI大模型在医疗场景的应用想象空间打开,推升相关标的估值。


2. 后市展望与策略

乐观逻辑:1)估值仍处历史低位;2)政策端从“控费”转向“促创新”,支付环境改善;3)全球投融资回暖,CXO及创新药械订单复苏。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创新药出海审批受阻、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

总结:医药板块已进入“政策底-业绩底-估值底”共振阶段,建议积极布局创新驱动、出海能力强、AI赋能的优质标的,把握年报季及两会窗口期机会。


相关基金

$红塔红土医药精选股票发起式A(OTCFUND|020331)$

$红塔红土医药精选股票发起式C(OTCFUND|020332)$

点击蓝色字体,查看详情~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或投资建议或推荐。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