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与政策

本期指数重回上行,沪深300指数涨幅1.39%,上证综指周涨幅1.56%,中证 500指数周涨幅2.63%。本期市场基本收复了上周的跌幅,风格上偏向小盘和成长板块。

政策方面,3月4日至3月11日,2025 年全国两会召开,经济增长、通胀和财政赤字目标复合市场预期。

二、宏观经济情况

国外方面,外部环境有改善迹象,特朗普恶化美欧关系,强化美俄关系。中  东与欧洲资金重新选边,选中国押注港股。 美日印受损于特朗普征税和估值高, 资金流出。港股和德国股市牛冠全球,恒生科技估值分位数剔除极值 30%-40%分 位。恒生指数蓝筹龙头也结束了长达十年的下行通道(自李嘉诚退出大陆以来)。 美方宣布暂停对乌军援,俄方加大进攻力度并基本保卫乌军库尔斯克方面突进主 力 1 万人,以上都是乌克兰总统上周拒绝美方和平协议的可预见后果,伴随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多次反复。

国内方面,上周末 PMI 数据超预期属于利好消息,进出口保持高度韧性好于 我们预期。上周继续披露 1-2 月多项经济数据,进出口整体保持高度韧性符合我 们预期,此前已发布的 PMI 数据预示了 2 月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依旧在可控范围 内,周末发布的物价数据虽双双低于市场预期,但考虑到春节期间物价季节波动 因素,数据趋势仍有待后续再确认,全国两会也给出全年经济目标及财政赤字指 引,国内经济整体平稳可控。

三、大势研判和配置思路

维持近期观点,短期科技股和港股波动加大,两会前市场偏弱符合日历效应 规律,而两会后 10 个交易日上涨概率回升,而到 4 月财报季又重回防守。3 月,小市值因子仍然有胜率,高景气因子突出,3 月主要是小市值绩优股。特征介于 2 月和 4 月之间。4 月,大市值相对占优,低换手率、高 ROE 和高 SUE 突出,这些因子特征指向“大市值绩优低换手股 ”,与 2 月的题材投机截然相反。

中期看,预计上涨指数在 3000 点到 3400 之间箱体震荡,这个区域将在较 长时间有效,目前已反弹回到箱体中上的位置,本期调整后沪深 300 分位数为 55%。在经历了 10 月 8 日之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尤其是边际上的增量投资者,开始变得谨慎,许多人瞄准 3100 点、3000 点等低位考虑加仓,一旦触及高点便迅速撤离,甚至通过机械化的网格交易进行类似操作。中国资产(港股及 A 股)自身估值分位数亦不低,沪深 300 指数 PE 分位数约 55%。

市场结构方面,小盘成长占优,但高波动期相对中证红利超额开始减弱。占 优行业:计算机、传媒、电子、军工、医疗设备、机器人。

科技题材方面,中期趋势没有变化。过去春节躁动都有高低切,这不是大级 别调整信号,除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外,关注相对低位的军工和锂电。只有时代的 产业,没有产业的时代。经济已失,要等经济恢复,人工智能新贵出现,白 酒才能再现 2017年、2020年辉煌。疫情已失,创新药和医疗服务难再现 2020- 2022年辉煌。利率下行已失,1.6%的国债利率已没有多少下行空间,红利难再现 2022-2024年辉煌。科技趋势已现,微盘风格难再现 2021-2024年辉煌,但是本身还是不错的。除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以外,成长赛道里相对涨幅较小的,是国防军工和锂电。

红利,由于调整时相对抗跌,短期逐步修复与中证 2000 的剪刀差。中长期看,  持续 3 年后红利风格已到尾声,但仍然有绝对收益。本期随着中证2000调整,  红利相对抗跌,目前短期已经逐步修复与中证 2000 的剪刀差。展望未来 3 年, 10 年国债利率即使能够跌破 1%,再重演 2024年向下 100 个基点的可能性不大。以日本为例,在国债利率快速下行结束后,红利指数相对日经 225 的超额快速减少。

港股,“东升西降 ”叙事下,迎来增量资金在亚太区的流入。中长期在回购 和盈利增速预期抬升的共同利好下,港股互联网龙头和高股息资产,仍然有配置

价值。港股的增量有一部分来自印度股市的缩量,因此我们可以同步以印度股市 作为观察指标。但自去年 10 月以来,Nifty50 已自 2024 年 9 月高点 26277 点下 跌约 15%。连续 5 个月下跌,也创下自 1996 年以来最长的连跌纪录。从去年年 底开始,国际格局伴随着特朗普 7.13 选举枪案、国内 924 开会、11.6 美国总统 胜选、3.2 泽连斯基吵架等重大事件,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近期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美国经济状况。经济增长。

$汇泉策略优选混合A(OTCFUND|012412)$$汇泉策略优选混合C(OTCFUND|013939)$$汇泉臻心致远混合A(OTCFUND|013051)$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市场观点具有时效性,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