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港股阶段性回调仍在持续,但各路资金却加快逢低买入步伐。截至4月16日,南向资金月内累计净流入超1600亿港元。

场内热门ETF方面,$港股科技50ETF(SZ159750)$4月16日净申购1278万元。年初以来份额增幅超300%。

资金选择港股的理由是什么?

一方面,中国新经济资产具备“盈利性价比”。

西部证券指出,DeepSeek打破美国AI垄断,中国科技的角色从“跟跑者”转向“核心竞争者”,带来盈利能力的预期抬升;对等关税加剧美国经济下行担忧,带来中美预期回报率“东升西落”,全球流动性从美股外溢。

该机构认为,对标美股AI三阶段行情,行情中后期资金将聚焦“有业绩的上游算力和AI应用端”,港股科技巨头EPS上修已现确定性,应用端弹性将随商业化落地释放。

来源:西部证券

另一层面,港股具备“估值性价比”。以港股科技指数为例,4月16日最新估值21.24倍PE,低于2024年9月大涨前水平。


当前时点,机构认为,港股上市企业受关税政策影响相对有限。

东莞证券表示,从港股结构上来看,港股市场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和消费三个行业,市值占比达到61.56%,而中下游制造业相对较少,受国际贸易摩擦和关税政策影响有限。特别是港股中的互联网和软件服务类企业,其业务布局深度扎根于中国内地市场。

申万宏源认为,关税影响路径更多体现在投资者风险偏好对突发事件的大幅反应和流动性危机的传导上。此外,恒生指数2025年盈利预期年初至今呈现上行态势,亦显示基本面预期处于上行趋势中。

港股科技50ETF(159750)同时覆盖互联网、医药、新能源车、半导体等科技领域,其标的指数为市场上唯一100%覆盖“科技十雄”($阿里巴巴-W(HK|09988)$、腾讯、美团、$小米集团-W(HK|01810)$、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的港股科技类指数,且权重占比高达70%。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黄仁勋:英伟达坚定深耕中国市场##强势机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