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观市场波动非常大,主要是美国特朗普对全球加10%的基准关税。加税税率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对美国贸易顺差大的国家加税就高。比如说东南亚国家,因为当地有很多中国投资兴建的工厂或者做贸易转口,常年对美国顺差,所以加的关税就非常高。
本轮贸易战背后目的跟特朗普的观念有关,他想要实现美国制造业回流。美国每年9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在他看来就是美国人每年向海外输出大量的财富,然后顺差国用这些财富又来投资美国的资本市场,持有美国资产。他认为在整个全球体系中,美国永远是受伤的一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顺差国,在贸易体系中始终受益,导致美国政府赤字大幅攀升。
特朗普加征关税的目的就是想扭转这种局面,实现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所有的商品在美国自己生产,这样就可以规避这种常年的贸易逆差。然而他的目的是否能实现?美国国内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去工业化导致制造业基础设施和供应链较为脆弱,就算制造业回到美国,它自行生产的商品价格会比从海外进口贵,可能将导致通胀大幅攀升。在全球化体系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分工,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一些农业国的特长就是生产农业品,一些资源国的专长是生产资源,中国因为有非常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制造业发达,美国的优势则在尖端科技行业。而关税则会导致全球经济运行效率下行,同时也会抑制美国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关税可能导致中国出口收入下降,这对中国肯定也是不利的。
同时海外也要对美国进行反制,相互加关税,最终结果只有政府财政增加了收入,但是所有的企业跟居民都受损。就像20世纪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全球互加关税后面国际贸易大幅收缩,各国无法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降低了贸易效率。短期来看,对经济肯定不利,当前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包括大宗商品都有明显的下跌,特别是前期估值较高美股科技龙头跌幅更大。
后续的行情演化一方面要从中美的关系来判断,中国现在直接先跟美国表明对等立场,不排除是为后面的商量坐下来谈判留下余地。如果双方最终互相妥协,逐步对关税做一些豁免,可能风险偏好会有一定的改善;如果一直很强硬,那国际关系可能将会逐步恶化。
回顾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国的财政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目前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未来国家财政会怎么做,比如财政赤字规模可能会增加多少,这可能才是决定中国经济更重要的变量。如果财政赤字增加3万亿全部用于支持居民消费,或者用于居民购房补贴等,都有望给内需会带来刺激。相比中美谈判,逆周期政策的确定性可能更高,后面需要重点关注,寻找哪些行业可能会有投资机会。
短期无论是出口还是出海的行业,情绪上会受打击,只能持续跟踪观察谈判的进展,看是否有超跌反弹的机会。债券、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短期有望受益。股市现在处于情绪恐慌的阶段,流动性影响下小票的跌幅会比较大,未来反弹时间点难以判断,需要等待后续财政政策的发布。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作为收益保证,亦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 《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