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新药板块继续回调,心里苦,比我刚吃的过期巧克力还苦,好在市场对于医药板块向上的趋势还有共识。过去谈医药一定会提人口老龄化这一长逻辑,但是今年创新药能迎来“大爆发”,是在旧逻辑之上出现了新变化,也是“资本+产业+政策”三重共振的结果。


最近收到不少投资者提问,板块已经连涨了一段时间,是否估值已透支未来预期。先讲结论,中国创新药企估值远没有泡沫化,A股和港股很多创新药企的估值还在中性合理的水平。我认为,创新药近期的行情只不过是把过去医药里面的折价给抹平了,可能之前医药低迷太久,让大家觉得板块领涨了A股一段时间就开始“恐高”了。如果按照朴素的PS估值方法,A股创新药大部分在4-5倍的PS,港股创新药大部分在3-4倍PS,放在正常估值体系里面,是相对中性的估值水平,还没有过多夹杂对现在还在临床早期的产品后续可能出现好数据的良好的预期。有些BD的产品,在市值里面没有完全把预期打进去。


关于创新药股价怎么走?还能走多长的周期?我的想法是,创新药和科技股不太一样。其他科技股是属性强,相对容易受益于普涨行情;而创新药拉长看主要是驱动,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基本面和财报支撑,它的股价需要跟着基本面的兑现一步步抬升。


我个人坚持“三周期”的投资框架,重点关注产业周期、公司成长周期和资本市场周期共振的个股。

1、考量药品或器械等的需求周期,挖掘潜在需求大的行业;具体到创新药,选出哪个靶点或适应症的需求大,短期会多挖掘新品种。医药往往供给决定需求,若新出的供给定价不过高,需求很快会被满足,所以先从需求角度关注大领域,再找可以和需求周期相匹配的公司。2、公司基本面周期,根据报表周期和产品演绎周期判断。

3、估值,A股的估值弹性大于业绩弹性,应在估值不高的时点入手,在容易超涨超跌的市场中尽量在安全市值和目标市值间取平衡。


随着未来创新药行业在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的强大竞争力,创新药有望持续展现出较好的科技属性和向上趋势。基于个人对未来医药新周期的看法,我认为个人投资者在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情况下,或可考虑低位布局的机会,以便在中国创新药企业强势崛起的势头中,或能享有向上周期可能带来的投资回报。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C(OTCFUND|022287)$$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混合A(OTCFUND|01167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