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谌食其

小而美,是很多投资人挑选标的的金科玉律。

逻辑很清晰——小,意味着成长空间巨大;美,则代表着独特的竞争优势。

2021年6月上市的$爱威科技(SH688067)$,目前总市值不足14亿元,的确是146家湘股队伍里的小不点。

总资产5.6亿,年营收常年徘徊在2亿一线。不论从哪个角度,爱威科技都堪称“小爱”。

至于美不美,要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镜检领域,爱威科技是举足轻重的国家级“小巨人”。

更关键的是,公司最核心的机器视觉、图像识别应用技术,处于当下最火热的AI赛道。

潜心研发创新的爱威科技,正致力于将上述核心技术应用于血液检验、体液检验、病理检验、微生物检验等领域,将公司打造为医疗检验实验室设备及配套产品一体化综合服务提供商。

女大十八变,上市四年的爱威科技,或许正处在变美的最佳时间点。

毕竟,稳健经营打下了资本破局的坚实基础,当前公司股权、债权融资潜力巨大,可随时为同业并购、横向扩张提供充足的保障。

临床驱动:AI镜检先行者

医疗上市公司的创始人,科研出身的不少,但临床走出来的并不多。

爱威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丁建文,早年正是一位检验科的临床医生。

工作既脏又累,准确率依赖医生经验,客户投诉常年居高……正是基于对检验工作难处的切身体会,丁建文在2000年创设爱威科技,在业内率先开启了镜检自动化的探索。

实现镜检自动化的关键,就是机器视觉。

就在爱威科技设立的两年前,杨立昆(Yann LeCun)于1998年提出卷积神经网络(CNN),彻底改变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为此后AI(人工智能)爆发奠定了基础。

洞悉市场需求,又乘上技术变革的风口,爱威科技的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并改变了我国临床医学显微镜检验主要依赖人工镜检的历史。

据了解,爱威科技“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医学显微镜形态学检验自动化”核心技术持续迭代,并开发了包含尿、血、生殖道、体液五个领域的成熟设备与试剂系列产品。

2017年,爱威科技引入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SSD,将公司的图像识别技术水平迭代至行业前沿。

在图像识别技术之外,爱威科技还建立了完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样本处理技术,不仅解决了样本处理的脏、累问题,提升了效率,也为后续智能识别的精准度提供了保障。

更关键的是,作为最早涉足智能镜检领域的企业,爱威科技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真实脱敏数据。这一优势,在病例信息管理日益趋严的今天,很难被新进的竞争对手复制。

2019年,公司获批组建“湖南省医学显微镜检验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爱威科技被认定为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到2021年上市时,爱威科技已拥有专利186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并参与了两项行业标准的起草。

这样的专利数量,正符合科创板《暂行规定》第五条的指标,即:“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发行人,不受前条规定的科创属性指标的限制,支持和鼓励其按照《指引》的规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五)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相关的发明专利合计50项以上” 。

之所以能以很小的体量成功登陆科创板,爱威科技的技术先进性正是关键原因之一。

创新研发:临床标本检测全布局

上市四年,爱威科技业绩平平,但创新研发却呈现加速趋势,硬实力大为补强。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效专利数达到了259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这样的专利数量,在众多中小市值A股上市公司当中,可谓“鹤立鸡群”。

截至目前,爱威科技已参与起草5个行业标准、2个地方标准和8个团体标准的起草,并参与编写了10部学术专著,在细分行业中的地位更为稳固。

在AI方面,爱威科技进一步引入了先进目标检测算法,并持续优化网络结构,识别精度进一步提升。

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爱威科技透露已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接触,后续拟在引入多模态大模型方面开展合作。

实际上,CNN模型在图像识别领域仍是核心,且在对准确度要求高的医疗应用场景中,逐步引入大模型方为稳妥的做法。

在产品方面,爱威科技完成了尿液、便、妇科、体液、血液等各个临床标本检测领域自动化产品的全布局。

其中,公司近年推出的AVE-57、AVE-32和AVE-26三系列产品分别对应便、妇科和血液三个领域,皆全方位搭载了智能化手段,易用性和准确度皆颇具优势。

在此基础上,爱威科技还在陆续推出各领域的全自动分析流水线产品,以实现在高端医院、实验室或疾控领域的超高效率检测。

综合解决方案能力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爱威科技在细分领域市占率的提升。据透露,公司现已为显微镜光学检测领域产品最全的供应商,形成了显著的产品竞争优势。

目前,爱威科技检验仪器已累计在全国6000家以上医院实现了终端装机,在用仪器近8000台。

更关键的是,爱威科技采用的是“封闭式”的平台体系,即公司的仪器需搭配公司的试剂使用。也就是说,公司试剂产品的收入将伴随仪器铺开稳定起量,且能保持较高的毛利水平。

2024年,爱威科技试剂业务收入达1.09亿元,营收占比53.44%,毛利率高达78.03%。

应用拓展:延伸家用领域、环保检测

爱威科技亦在发力其他的IVD手段,力求构建多维度、综合性的检测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掌握纳米金领域的相关技术,并在开发面向大型医院的智慧化整体临检实验室。

POCT(即时监测)也是公司的重点发力方向之一。目前,公司已开发推出涵盖尿液、便、 妇科、辅助生殖、慢病检测等多款家用POCT产品,并已实现小规模销售。

同时,爱威科技的研发部门一直在建设自身的智慧医疗网络云平台,目前已实现患者信息管理、远超技术支援等功能,可支援POCT产品应用的基层医疗场景。

实际上,基层医疗、个人自检市场空间巨大。爱威科技早已注意到这两大市场,并预先研发,现已推出多款针对性的成熟产品。

在中小医院一块,AVE-66系列产品能够实现对尿液、便、白带、脑嵴液、胸腹水等多种样本的一机检测,再结合实景采图和通过云平台提供的上级医院技术支援,能够极大赋能基层医疗单位。

对于更下沉的诊所,公司更进一步推出了独创性的AVE-63系列产品。

其中,AVE-631是一款手持POCT仪器,能够通过反射光电比色法实现尿液、白带、便等标本的一机检测;其检测项目超30个,且最快能在1分钟完成。这款结合网络支援的手持设备,有望大幅丰富最下沉医疗机构的诊疗手段和智能化水平,推广意义不小。

在消费领域,爱威科技针对日常体查、疾病早筛、慢病监测三个需求方向,开发了多款民用级POCT产品,已上架电商平台与实体药店,且实现了一定体量的销售。

在海外市场拓展领域,爱威科技现已拥有4个CE注册证和12个FDA注册证,后续有望逐步推高出口体量。

实际上,爱威科技的自动化镜检产品在国际上可谓“独树一帜”——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因为监管原因难以获得患者数据,因此并未开发同类竞品。这为爱威科技出海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由于医保相关政策的差异,海外市场的单次镜检费用远高于境内。对于爱威科技来说,出海不仅是立足长远的战略选择,更是提升盈利水平的现实考量。

值得期待的是,由于AI形态学是一项共性技术,爱威科技的相关技术可扩展至同样使用显微镜、同样针对微生物的水质检测市场。

目前,爱威科技已获得了《藻类智能检测》软著,有望改变水生物显微镜检测长期依赖人工看镜的状况。

据称,爱威科技现已与水质检测领域的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后续产品布局和市场开拓有望快速展开。

资本破局:融资潜力助力扩张

尽管已上市4年,但爱威科技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极为谨慎,对债务工具的应用也颇为保守。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4年前IPO募集的2.5亿资金(总额),仅累计投入41.40%。但当时募投的三个项目皆未取消,只是因外部环境、下游状况的变化做出了节奏或资金量上的调整。

从投资的角度而言,买大盘股还是小盘股,并无高下之分。同样,投资风格激进或是保守,并不是获胜的关键。

尤其,近几年医药行业政策多变,伴随“医药反腐”常态化,医药、医疗器械行业集体承压,众多大型企业的业绩表现差强人意,谨慎扩张的爱威科技一派“岁月静好”。

公司近三年营收分别为1.97亿元、2.00亿元、2.03亿元;在利润端,虽2022年出现一定波折,但随后两年持续恢复,2024年末净利润2284万元,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到59.52%和11.23%。

近几年,资本市场上“爆雷”、“债务危机”等字眼频现,爱威科技却始终稳如长沙的岳麓山。上市至今,公司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罕见地始终为0。

同时,公司应收账款额度非常低,今年一季末仅有578万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为8.9日,这在医疗器械行业中也属罕见。

毋庸讳言,过于稳健甚至保守,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爱威科技的经营杠杆。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极其稳健的财务状况,也为今后的扩张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数据面前,你不得不承认,爱威科技的股权、债权融资空间巨大。不论是加快募投建设节奏、大力拓展医疗市场,还是谋划同业并购、实施股权激励,进一步夯实AI镜检细分龙头地位,均大有可为。

实际上,IVD行业正处于“大并购”时代,集中化的趋势下,“小而美”的爱威科技机会多多。

更何况,爱威科技在AI技术升级、下沉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布局乃至环保领域的发展皆有不小空间。

稳健的财务状况带来的巨大融资优势,有望帮助公司把握AI镜检领域的行业机遇,实现经营体量快速增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