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发展(HK|00688)$  






定调!6 月开始关于房地产,关于买房,重要信号来了


大伟看楼市

06-10 15:44



语音播报

预计需要16分钟

2025 年 6 月,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要信号,这些信号不仅源自中央部委的政策定调,更切实反映在市场动态与趋势之中,论是对房地产行业本身的发展,还是对广大有买房需求的民众而言,都具有极为关键的指引作用。深入剖析这些信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政策层面的关键定调与积极举措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 “更大力度促进楼市健康发展”,“稳住楼市” 被列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这一鲜明定调为全年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筑牢了根基,明确了政策导向。国家发改委在 5 月的专题会议中,将房地产风险防范纳入 2025 年重点领域风险化解任务,通过 “一城一策” 的精准调控策略,结合对房企融资的大力支持,致力于稳固地方财政、居民资产与消费的基本盘,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央行于 5 月 25 日果断宣布降准 0.5 个百分点,释放约 1 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同时同步下调政策利率 0.1 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下调 0.25 个百分点。据住建部测算,以 100 万元 30 年期首套公积金贷款为例,利率从 3.1% 降至 2.85% 后,月供减少约 133 元,总利息支出减少 4.76 万元。这一举措显著减轻了刚需购房者的成本压力,也为有房者在房贷结构优化上提供了更多可能。住建部在 5 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导各地 “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江苏、浙江等地迅速响应,无锡在 “苏心购房季”(2025 年 6 - 8 月)期间,对多子女家庭购买 144 平方米以下新房给予最高 5 万元消费券;南京同步将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 2.6%。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激活了区域市场,也对当地房产持有者的资产价值产生积极影响。



6 月 7 日晚,国常会的会议重申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 “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大局”。从经济数据来看,根据《2024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约有 4286 万名农民工依靠房地产相关行业谋生,超过总农民工数量的六分之一。今年一季度全国税收中,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占比接近 10%,若算上土地出让金,这一比例会更高。会议强调要 “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随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 2022 年底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 36.8 平方米,当下已从房子短缺转变为对好房子的需求不足,这促使政策方向的转变,过去限购、限贷等措施在新供求关系下亟待重新审视。会议还提及 “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


,截至今年 4 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超过 7 亿平方米,按当前销售速度需近 20 个月才能消化完毕,部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周期已超 30 个月,库存积压问题急需通过政策创新来解决,如江苏苏州推出的 “以旧换新” 政策,购房者可用现有住房抵扣新房部分房款,实施两个月已有 200 多户家庭受益。会议强调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 作为盘活存量的重要举措,在浙江义乌已有多宗集体土地成功入市,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土地供应。同时,会议指出要 “完善‘市场 + 保障’住房供应体系”,住房供应将更加精准化,例如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市场现状与变化趋势


从市场数据来看,2025 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9.9%,70 城房价环比下跌城市占比超 75%,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三成。但政策的积极效应也在逐步显现,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上升,尤其是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价在 2025 年初已经表现出上涨趋势,新房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广州的新房价格也结束了连续下跌的局面,二手房市场开始企稳。


在需求端,政策持续松绑,刺激市场需求。信贷政策方面,央行发布的《2025 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全国已有超 30 个城市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西安、郑州等城市更是将商贷首付比例统一降至 15%。以西安 2025 年 5 月新政为例,购买 200 万元房产的首付从 60 万元降至 30 万元,叠加 LPR 下调预期,100 万元 30 年期商贷月供有望再减约 87 元,购房者杠杆效率显著提升。交易税费减免方面,财政部在 2025 年 4 月通知,对首套住房面积 90 平方米以下的契税税率从 1.5% 降至 1%,二套房维持 1% 不变。


住建部统计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国 53 个城市推出购房补贴政策,如长沙对首套购房者给予 1% 契税全额返还,杭州对 A - E 类人才提供最高 800 元 / 平方米的购房券,降低了购房者成本,活跃了市场。租购同权试点深化,北京、上海于 2025 年 5 月启动新一轮租购同权试点,明确租房人可凭备案合同申请所在学区义务教育学位,推动核心区高品质租赁房源需求增长 12%,促使房产市场更加注重居住属性。


在供给端,融资支持加码,央行 “白名单” 专项借款规模从 2024 年的 5 万亿元扩容至 2025 年的 8.5 万亿元,推动房企平均融资成本降至 4.2%,不动产 REITs 试点加速,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国已发行保障房 REITs 项目 12 个,平均年化收益率 5.8%。品质标准提升,2025 年 5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住宅项目规范》(GB55036 - 2025)明确,新建住宅需 100% 配备智能安防系统、80% 以上户型采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并鼓励节能率≥65% 的绿色建筑,推动了住宅品质升级,对现有房产持有者的房产价值评估产生影响,高品质房产竞争力增强。


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表现分化明显。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新房价格同比上涨 2.5%,核心区现房去化周期缩短至 8 个月,优质学区房溢价率回升至 12% - 15%,这些城市人口持续流入,2024 年北京常住人口增加 2.8 万人,上海、深圳分别增加 4.3 万、3.1 万人,刚需与改善需求集中释放,房产持有者迎来资产增值机遇。杭州、成都等城市通过城中村改造货币化,2025 年计划释放 0.75 - 1 亿平方米需求,带动房价环比上涨 0.8%。武汉 “人才强市” 政策实施半年来,吸引 15 万本科以上人才落户,其中 62% 选择购房,推动光谷等热点区域成交量增长 40%。然而,部分县域试点 “以旧换新” 政策,2025 年一季度县域新房去化周期仍达 18 个月,库存压力较大。


对购房者的影响与建议


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政策的持续利好使得购房成本有所降低,信贷政策松绑、交易税费减免等措施都减轻了经济负担。当下政策鼓励刚需购房,若自身有购房需求且经济条件允许,可抓住时机入场。但需充分考虑自身收入稳定性、未来生活规划等因素,毕竟购房是长期的经济负担,要确保自身有足够的还款能力。


改善型购房者迎来了较好的时机。一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如多地对改善性需求的政策优化,包括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等;另一方面,市场房源选择相对较多,议价空间较大,在挑选房源时可更加从容,依据自身对居住品质、房屋面积、周边配套等需求,精心挑选更符合心意的改善型住房。


投资性购房者则需谨慎行事。尽管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推动下有所回暖,但 “房住不炒” 的定位依然坚定,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投资房产的增值空间和投资回报率已大不如前,且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如部分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大,房价走势不明朗。在进行投资决策前,需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潜力、人口流动趋势、政策走向等多方面因素,避免盲目投资。


展望下半年,房地产政策主基调将是 “稳中求进”,既要防止市场过度下滑,又要避免重回过度繁荣老路。预计会有更多支持政策出台,特别是在去库存、盘活存量、支持改善需求等方面,且这些政策都会在 “房住不炒” 框架内实施。在此政策环境下,市场将趋于理性,房价相对稳定,对于购房者来说,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做出购房决策,让房子回归居住本质,实现安居乐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