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科技(SZ874094)$  $宏远股份(SZ874195)$  $鼎佳精密(SZ874397)$  

2025年内第5只北交所新股广信科技的申购已买定离手,从大家的反应看,又是一次刺刀见红的大拼搏,且惨烈程度应该是要创纪录了。回头看,2024年以来,北交所新股申购是一次比一次卷,现在已把门槛卷到300万元以上了,大批100万、200万申购资金先后被卷入滚滚车轮下,这次300万资金能否存活,26小时后揭晓。

在这种形势下,每次新股申购都会有不少呼吁要更改现在的申购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诉求:一是希望像沪深一样采取市值申购,持这种想法的多数是手中没什么现金但有或者可以有部分北交所市值者,或者指望新政给自己高位套现;二是希望采取市值+现金申购,持这种想法的多数是既有相当现金又有不少北交所市值者;三是希望采取现金申购摇号中签方式,持这种想法者是手头有部分现金,但距离获配门槛越来越远,又想参与博运气者;四是希望在现有申购配售办法的基础上调整“碎股”分配机制,按照扣除分配正股后剩余资金多少分配碎股,有点类似于沪深可转债原股东优先配售时的“精确算法”,持这种想法者一般是资金接近正股门槛整数倍者。

以上这些方式,每个都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和诉求,都有相应的支持群体,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首先看纯市值申购,其好处是申购者只需要持有相应的市值,无需准备资金就可参加申购“摸奖",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是中签太难,北交所新股发行量普遍不大,如果再像沪深那样引入网下分配,网上投资者中签难度极其高,特别是一直在参与沪深新股市值申购者最有切身体会。二是北交所二级市场波动大,也不像沪深特别是沪市有那么多波动小的权重股可以配置打新市值,为了打新而持有市值,涨舍不得卖,跌舍不得割,难得中个签,利润还不够几分钟的市值下跌。三是即使真实行市值申购,最得利的也不是普通投资者,那些持有大量解禁股份的原始股东、大小非、董监高们才是最开心的,他们持有的市值高啊,减持受限的情况下,还开辟了一条打新股的新路子。四是从操作层面短期内也不可行,一方面北交所二级市场已有了很高的涨幅,在低位时都没有推出市值申购,在高位推出市值申购岂不是逼大量想参与市值申购的场外资金高位接盘?另一方面,目前北交所规模还不大,还不到300家公司,在大幅上涨后总市值才8200多亿元,流通市值还不到5000亿元,且这个流通市值中还有至少2000亿元属于解禁的上市前股东持有的市值,真正的”IPO“后的市值(自由流通市值)不到3000亿元。北交所现有投资者据说有六七百万户,参考参与科创板市值申购的账户数据,如果北交所实行市值申购,即使按300万户配置市值参与申购测算,平均每户配置10万元,就需要对应3000亿元流通市值,这基本上就要超过北交所目前实际的自由流通市值了,要么不够买,买完了大家都持有不动等着打新,流动性又没了。所以,市值申购,包括市值加现金申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行。

再看现金申购摇号分配,目前在门槛很高、相当多理性资金放弃申购的情况下已经这么卷了,如果采取摇号,等于是鼓励大小资金都参与申购,申购的资金势必更多,表面上对中小资金是公平了,但毕竟资金量小,中签概率还是很低,持续参与有可能偶尔”中签“一次,但获利可能还不一定能弥补持续参与所付出的资金成本,而对原本够得着门槛的资金来说,虽然”中签“的概率依然大,但毕竟总会有”万一“不是,也会有不中签的时候,最终,大家的获得感不一定比现在好。

最后看,优化”碎股“分配机制,采取”精确算法“分配碎股,总体上,对原来能获得配售特别是N+1正股门槛附近翻车者来说影响不大,只是对原先刚好踩线获得碎股者影响大一些,最利好的是目前距离正股门槛很近却无法获配者。这种方式可能是争议最小的,但涉及北交所、券商系统升级,人家愿不愿意做?还有,也有点鼓励资金够不着门槛者积极申购的感觉,当然,能够得着门槛者也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去反复算计怎么分户博1+1了。

当然,如果能学学港股的打新,是不是也不错呢?

大家觉得呢?



#股市怎么看#  #社区牛人计划#  #炒股日记#  

2025-06-17 16:21:39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对了,还有提议一周发行2个,两次申购资金冲突的,或者一次发行2个的。这样子问题能解决么?不尽然。一是这样搞新股就不稀缺了,收益下降了,说不定哪天还搞破发了。二是不同新股质地不同,还是会拥挤到其中某一个。三是这样受影响的还是中小资金,大资金可以更好发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