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疫情四年巨额亏损规模2325亿元。2020-2023四年国东南分别国航878.5亿、东航824.3亿、南航622.6亿)。
2.保守确认875亿元,仍有1642亿元未确认。三大航均预估无法收回全部的可抵扣亏损,国东南已确认和未确认金额分别达到264/625亿元、299/528亿元、312/489亿元。
3.对于2027-2028年盈利预期超300亿。从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看,国东南对于2026-2028各年份合计的盈利预期分别为173亿元、328亿元、377亿元。
4.2024年及2025Q1仍无法盈利,后续拨回风险较大。考虑2024年南航、东航、国航税前利润仅有16亿元、-39亿元、-16亿元,转回风险仍然较大。2025-2028年南航年均税前盈利需达到78亿元,东航75亿元,国航66亿元才能完全避免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风险。
正文:
三大航在2020-2023年四年巨亏超2300亿元,形成史无前例的可抵扣亏损资产池,三大航的税务策略总体接近,细节上略有不同。
本文通过先计算亏损总额,梳理亏损确认策略,最后评估未来盈利金额三层面解析递延所得税资产风险。
由于各航司没有披露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最后时效年份,所以我们采用税前利润与可抵扣亏损对比,把税前利润修正为可抵扣亏损,通过这个方式获得三大航2025-2029年可抵扣亏损可能到期年限及金额。详情如下:
一、2020-2024年税前利润趋势
(一)三大航累计亏损600-900亿元,国航最高878.5亿元
中国国航2020-2023年累计亏损最高达878.5亿元。中国东航2020-2023年累计亏损了824.3亿元。南方航空从2020年-2023年累计亏损了622.6亿元。
国航亏损相对更多,主要是因子公司亏损严重(如山航深航)。
图1-1:国航、东航、南航2020-2023年税前利润趋势(亿元)

(二)三大航可抵扣亏损约800-900亿元,南航差异200亿
通过对比报表的税前亏损以及报表附注的可抵扣亏损总额,可以看到3家航空公司的数据均有差异,其中以南航的区别最大,差额高达202亿元。
南航差额巨大的可能原因在于南航物流2020-2023年均盈利,其税前利润总额达到224.25亿元。原因在于南航物流是子公司,子公司盈利无法直接抵扣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的亏损,导致南航实际可抵扣亏损增加。
另外国航、东航、南航的可抵扣亏损总额与税前亏损也有差异,可能的原因还有很多(无需纳税的收入、不可抵扣的费用、山航并表影响等原因)。
图1-2:国航、东航、南航2020-2023年可抵扣亏损与税前亏损对比(亿元)

注:可抵扣亏损总额=已确认可抵扣亏损+未确认可抵扣亏损。
(三)可抵扣亏损主要集中在2027年,主要因2022年亏损严重
通过对国东南税前亏损数据按年份平均修正到可抵扣亏损金额,并按照2020年可抵扣期8年,2021-2023年5年确定国东南可抵扣亏损到期年限。
国航、东航、南航的2020-2023年亏损的到期高峰均为2027年。
国航、东航、南航若要在2027年前把这些亏损赚回来,每年平均税前利润需要达到228亿元、193亿元、187亿元。这对三大航来说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均很明智的选择大部分金额都不确认。
图1-3:根据修正的税前利润测算到期年限及金额(亿元)

二、未确认可抵扣亏损
(一)未抵扣亏损总量高达1642亿元,主要集中在2027年
由于亏损金额较多,国航、东航、南航均有巨额的未确定可抵扣亏损,其中2025-2028国航、东航、南航未确认金额达625亿元、528亿元、489亿元。
图2-1:国东南未确认可抵扣亏损(亿元)

已确认可抵扣亏损的年限对于三大航来说由于有巨大的未确认可抵扣亏损存在,因此仍有较大调节空间。
(二)2024效益不佳,各航司均有已确认拨回
国航、东航在2024年税前利润仍亏损,这部分亏损形成了2029年的可抵扣亏损,两个航司把前期确认的2026年可抵扣亏损转回到未确认可抵扣亏损,并相应补充确认了2027、2028、2029年的可抵扣亏损。
图2-2:国航、东航2024年未确认可抵扣亏损


三、已确认可抵扣亏损
(一)国东南已确认约260-310亿元,主要集中在2027-2028年
国航已确认可抵扣亏损金额偏低,未确认可抵扣亏损金额高的原因可能是:并公司山航、深航、澳门航2024年仍巨额亏损,确认更为保守。
山航集团2024年归母-5亿元(山航亏-21亿元),深航-28亿元,澳门航-6亿元,这三个子公司拉低了国航预期未来能盈利的金额。
图3-1:国东南已确认可抵扣亏损金额(亿元)及到期年限

(二)短期南航压力最大,需在2026年前盈利85亿元
若三大航维持目前的年份不变,则短期南航的已确认可抵扣亏损到期压力最大,需在2026年底税前盈利85亿元,2025-2026年均盈利42亿元。而国航、东航的短期压力相对较小,国航年均盈利28亿元,东航仅需要15亿元。
长期来看,三大航递延所得税资产拨回风险仍然巨大。2025-2028年南航年均税前盈利需达到78亿元,东航75亿元,国航66亿元才能完全避免递延所得税资产拨回。而2024年南航、东航、国航税前利润仅有16亿元、-39亿元、-16亿元,以三大航目前的利润难以收回所有已确认的亏损,仍然要加强盈利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已确认亏损消化难度大:2025-2028年南航年均税前盈利需达到78亿元,东航75亿元,国航66亿元才能完全避免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风险。
国东南已确认和未确认金额分别达到264/625亿元、299/528亿元、312/489亿元。
南航短期承压最重:2025-2026年年均需42亿盈利覆盖已确认亏损,而国航/东航年均仅需28亿/15亿,主因南航过早集中确认亏损。
未确认可抵扣亏损失效风险:若2025-2028年三大航年均盈利未能突破66-78亿元,未确认亏损将永久失效(国东南合计1642亿元),直接削弱未来抵税能力。
2025年一季度国航、东航、南航又分别拨回了约27亿元、11亿元、16亿元的已确认可抵扣亏损,反映了三大航自身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心仍不足。$中国国航(SH601111)$$中国东航(SH600115)$$南方航空(SH600029)$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