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想好好分析金山办公这只股票。
因为这是国产替代最好的一只股票,还垄断经营。
金山办公的历史并不短,1988年,它的核心产品WPS就诞生了。
那时候,微软还没进入中国市场,创始人求伯君靠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开发出了国内首款中文文字处理系统,很快就占领了市场。
可到了1990年代,微软Office借助操作系统捆绑的策略,在全球市场大杀四方,WPS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2005年,金山办公开始战略转型,推出了WPS Office 2005。
这个版本能兼容微软格式,还主打免费策略,慢慢地又把市场份额给夺回来了一些。
2019年,金山办公成功登陆科创板,市值一度突破千亿,这也标志着国产办公软件正式走进了主流视野。
2020年之后,公司全面转向“云+协作+AI”战略,推出了WPS 365套件,还借助订阅制模式,优化了收入结构。
到2024年,WPS全球月活用户突破6亿,中国用户占比超过80%,成了全球第二大办公软件平台。
在“信创”政策的推动下,党政机关、央企国企的办公系统国产化替代进程大大加快。
2024年,WPS在党政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在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的渗透率也达到了60%以上。
从市场地位来看,金山办公在国内办公软件领域,那绝对是老大。
到2024年,国内个人用户月活达到6.18亿,政企市场渗透率高达78%,97家央企和135家世界500强企业都在使用它的产品。
这市场地位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背后是公司三十多年在办公软件领域的技术沉淀,还有对AI、云服务等前沿技术的前瞻性布局。
从营收数据也能看出它的实力。
2024年,金山办公实现收入规模与研发费用同步增长。
从细分业务板块来说,2024年,WPS Office PC版月度活跃设备数2.91亿,同比增长9.81%;
WPS Office移动版月度活跃设备数3.41亿,同比增长3.33%。
2024年,WPS 365面向组织级客户全新升级,业务收入达到4.37亿元,大幅增长149.33%。
2024年全年,金山办公实现营业收入51.21亿元,同比增长12.40%;
净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24.84%。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01亿元,同比增长6.22%;
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9.75%。
再看看研发投入,2024年,金山办公的研发费用是16.96亿元,占收入比大约33%,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16%;研发人员占比67%,同比增长12.50%。
从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一直保持着收入规模、归母净利润以及研发费用同步增长的态势。
2020年到2024年,金山办公总共投入了62.92亿元研发费用,换来了191.03亿元的营业收入和60亿元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金山办公能有今天的市场地位,技术创新那是关键因素。
2023年初,金山办公提出“All In AI”战略,其实公司加码AI的战略可不是从2023年才开始的。
早在2020年年度报告里就能看到,AI是公司最重要的技术战略,还打造了基于AI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
2024年,金山办公继续加大在协作与AI领域的研发投入,通过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打造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体系,大大提升了在智慧办公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2023年,金山办公发布了具备大语言模型能力的人工智能应用WPS AI。到2024年年末,WPS Office全球月度活跃设备数创了历史新高,其中WPS Office PC版国内日活跃设备数突破1亿。
2024年7月,金山办公又发布了WPS AI 2.0,包括面向个人用户的WPS AI办公助手、面向组织级用户的WPS AI企业版,还有面向政务用户的WPS AI政务版。
数据显示,金山办公B端产品WPS 365去年收入同比翻倍。
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让金山办公的技术水平在国内一直保持领先,在全球也处于先进水平。
WPS Office系列产品研发从1988年就开始了,是全球较早的办公软件产品之一。
和海外竞争对手比起来,金山办公在内容生态、场景适配、部署方式等方面不断投入,给国内政企及个人用户提供更符合办公习惯的资源和服务。它还能根据政企客户产品落地需求,升级迭代私有云版本,降低协作办公平台部署门槛,支持AI产品适配,兼容国产化软硬件,满足大型企业安全可控、开放赋能的要求。
在竞争方面,虽然办公软件市场竞争也挺激烈,但金山办公优势明显。
微软Office一直是全球办公软件的霸主,占据全球95%的市场份额。
不过在中国市场,它也有本地化不足和订阅价格偏高的问题,中国区年费要498元/用户。
腾讯文档、钉钉这些产品靠着流量入口,扩张速度很快,可在功能深度上,还是比不上WPS。
金山办公的产品覆盖文字、表格、演示、PDF、思维导图等全场景,支持Windows、Mac、Linux及移动端全平台兼容。
它以格式兼容为核心,突破了微软DOCX、XLSX等专利壁垒。
还把PDF解析引擎、OCR技术开放给开发者,构建技术生态。在跨端协同方面也做得很好,支持PC、手机、平板实时同步,2024年移动端月活占比达到65%。
从商业模式上看,金山办公已经从传统软件授权,成功转型为订阅服务模式。核心逻辑就是把用户黏性变现,深化场景价值。
机构授权业务占比大概20%,受信创政策驱动,党政、央企市场增速虽然放缓到15%,但依然是利润稳定器。
个人订阅业务占比50%,增长势头很猛,2024年个人付费用户数达到4170万,同比增长17.49%,ARPU(单用户收入)从68元提高到75元。广告及海外收入占比5%,广告收入连续三年战略性收缩,海外市场(东南亚、中东)增速达到80%,用户数突破5000万,成了新的增长极。
金山办公还通过WPS 365平台,整合文档协作、AI助手与云存储,企业用户付费率提升到65%;开放API接口与开发者社区,吸引第三方应用接入(像财务报销、合同管理等),生态收入占比达到12%。
金山办公的护城河,是“技术应用层优势+政企生态壁垒+用户规模效应”的复合结构,而且还在不断强化。
在AI应用层深度上,和外部大模型厂商合作(比如百度文心、智谱AI),专注场景化AI功能开发。2024年WPS AI 2.0实现智能写作、数据分析等30项功能,用户使用率提升到45%。在信创适配优势方面,深度兼容统信UOS、麒麟操作系统及鲲鹏芯片,在党政机关市场占有率超过90%,形成了天然的准入壁垒。通过稻壳儿模板库(下载量超50亿次)、WPS Academy培训体系,增强了用户迁移成本,企业客户续费率高达85%,订阅收入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40%,规模经济效应特别显著。
再讲讲国产替代这个大趋势。
二十年前,微软Office靠着Windows系统的捆绑销售,几乎垄断了中国办公软件市场。那时候的金山办公,年营收跟微软中国区比起来,差得远了,股价在港股也一直表现不好。
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微软突然停止对Windows XP系统的支持,很多政企用户只能被迫更换系统,可国产操作系统和Office兼容性特别差。
金山办公抓住这个机会,推出适配国产系统的WPS,价格只有Office的三分之一。
这一下,WPS就在政府和央企市场站稳了脚跟。
到2020年,国产替代政策全面落地,金山办公的股价一年内暴涨300%,市值突破千亿。
而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推进,对金山办公来说是个巨大的机遇。
作为国产替代的标杆企业,2024年来自央企和政府的订单增长了45%,WPS 365平台在华润、中粮等大型企业的渗透率超过60%。
政策不仅带来订单,还有资金支持。
2024年,金山办公拿到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超过2亿元,这些钱都投入到研发里,形成了“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市场扩张”的正向循环。
从估值角度来看,金山办公的市盈率确实不低,不过考虑到它在行业里的领先地位、技术创新能力、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以及未来的增长空间,这个估值也不是完全不合理。
预测2024-2026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过35%,2025年收入可能达到65.85亿元。
当然,金山办公也不是没有风险。
微软Copilot功能下沉到中小企业市场,腾讯文档依托微信生态加速渗透,这些都可能对金山办公的市场份额造成威胁。
要是AI功能推广没达到预期,也可能影响付费转化率。
但总体来看,在国产替代和AI技术加速落地的双重驱动下,金山办公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政策红利和国产替代加速,会让B端业务持续爆发。
根据政策规划,2027年国央企要实现100%信创替代,2025年是关键落地年。
金山办公作为国产办公软件龙头,在党政领域覆盖率已经超过90%,还在向金融、能源、通信等关键行业下沉。
预计到2027年,光党政信创市场就能贡献24亿-29亿元收入,再加上行业信创和民企市场,B端总营收可能达到60亿-90亿元。
AI技术能提升C端付费率和ARPU值。
WPS AI商业化落地在加速,2024年推出的WPS AI 2.0覆盖个人、企业和政务场景,新增AI写作、阅读、数据及设计助手等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效率。个人订阅业务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Q3同比增长17.24%),付费渗透率有望从现在的不足20%,提升到2027年的25%-30%。对标微软Copilot的定价策略(大概30美元/月),金山AI功能要是全面推广,ARPU值可能从200元提升到250元。而且金山办公用户基数大、活跃度高,到2024年9月,月活设备数达6.18亿(PC端日活破1亿),覆盖国内90%以上移动办公市场。这么庞大的用户基数,为付费转化提供了很大空间,再加上AI功能对免费用户的吸引力,未来两年C端收入有望突破243亿元。
国际化战略与生态合作也为金山办公打开了新空间。海外市场已经有了从0到1的突破,公司和亚马逊云科技合作推出WPS AI海外版,依托Amazon Bedrock平台接入Claude 3.5等模型,覆盖AI写作、PPT生成等场景。目前海外月活用户已经超过2亿,以后随着付费习惯养成和产品本地化优化,海外收入可能成为新的增长极。和阿里云、英伟达、科大讯飞等企业的合作,也加速了AI技术在多场景的落地。比如WPS 365平台整合文档、协作与AI能力,构建企业级“智慧大脑”,未来可能通过开放API赋能更多行业应用。
所以说,综合各方面因素,金山办公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市场地位、商业模式和发展潜力,完全有资格被称为国产替代最好的一只股票,而且在垄断经营方面,它在国内办公软件市场也有着很强的话语权。
最后是最重点,附上我的估值模型: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