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的一个新技术——骨架膜。
骨架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锂电隔膜,锂电隔膜是为了物理隔离正负极,而骨架膜是一种具有特定三维微纳结构的多孔基底材料,是固态电解质(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等)的支撑载体与功能化平台,核心功能包括:
1. 为固态电解质提供稳固的机械支撑框架,因为多数固态电解质材料(尤其脆性陶瓷)难以独立成膜,需要骨架膜保障电池结构完整性;
2. 骨架膜精密的孔隙结构设计能显著降低离子传输阻力,弥补固态电解质本征离子电导率的不足,提升倍率性能;
3. 抑制锂枝晶的终极屏障: 骨架膜的高机械模量(尤其陶瓷基)是物理阻挡锂枝晶刺穿的最后防线,为电池安全保驾护航。
总之,在即将量产的全固态电池中,不需要传统隔膜,但是需要骨架膜,骨架膜作为固态电解质的核心载体和结构基础,是实现高性能、高安全全固态电池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
据产业链调研与分析师预测,当前开发阶段的优质固态电池骨架膜成本约为传统高端湿法隔膜(约2-3元/平方米)的5-10倍甚至更高,即使考虑规模化降本,长期看其单位价值量也有望保持在传统隔膜的3-5倍水平,对应单价10元/平方米左右。
若按单GWh电池对隔膜/骨架膜的需求量约1500万平方米估算,骨架膜在单GWh电池中的材料价值量潜力巨大。
按照此前测算的数据,全球2030年动力电池需求3800GWh,假设全固态电池骨架膜有20%的渗透率,保守按5元/平方米单价估算,骨架膜的市场大约为:
3800*20%*1500万*5=570亿。
随着全固态渗透率的持续提升,骨架膜将迎来千亿级市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