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基金业绩良好,为什么持有的基民却没有赚钱呢:交易时机不对,追涨杀跌。再优秀的基金也经不住追涨杀跌,沉下心来,不要因为一时的下跌而清仓,做好资产配置后,反而可以逢低分批买入。就算是牛市,也有人赔钱,不是吗?连涨几天时你追高,刚下跌一次你又杀跌,这样的你在牛市也是颗纯洁的小韭菜,正是无数个这样的你在为市场的运转输送养料

市场总是在波动中,涨涨跌跌很正常,身处其中,自然无法避免,除非你远离它这种情况发生过太多次了, 就在这涨跌之间孕育着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看你能不能抓住了。一个没有波动的市场如何能赚钱呢?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背后所蕴藏的机会。然而更常见的是,每次波动,都会割一批韭菜连续下跌行情中,害怕了,割肉,上涨行情中,心动了,追高,如此往复循环。

历史不会重演过去的细节,但却会重复相似的过程。《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也写道“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历史频繁、一致地进行重复,今天发生的事情,过去曾经发生,以后还会再发生。游戏没有改变,人性也没有改变,今天的股票投机或者股票投机者和昨天几乎没有区别”。

理财中交易时机很重要:同样的基金,不同的交易时机所取得的收益是不同的,所以不要因为你买的基金下跌就否定它,你没有取得理想的收益或许是因为你的交易时机不对,你亏钱的基金别人可能赚了钱。

(一)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分析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基金真的赚到了钱,但是因为部分基民交易时机不合理而产生亏损。

比如,基金A年初单位净值为1元,基金份额为100份,基民甲与基民乙各持有50份,年中基金净值跌到了0.5元,年末基金净值涨到了2元。基民甲一直持有基金到年末,则其持有基金A的收益为:50 *(2-1)= 50元(忽略各种费用)。

基民乙在基金净值跌倒0.5元时卖出,其持有基金A的收益为:50 *(0.5-1)= -25元。

而基金A当年收益为:50 *(2-1)+ 50 *(0.5-1)= 25元,也就是说基金确实赚到了钱,但是对于基民乙来说,在年中基金净值跌到0.5元的时候,恐惧于市场可能会继续下跌而卖出持有的基金,最终在基金赚钱的时候自身却亏损了。

(2)基金并没有赚到钱,但是基金净值增长了,这就导致只看基金净值变动的基民认为‘净值都增长了,基金肯定赚钱了’,这种情况下,基民也会亏损。

比如,基金A年初单位净值为1元,基金份额为100份,年中基金净值长到了3元,年末基金净值跌倒了1.5元,则基金净值变化:(1.5-1)/ 1 = 50%,基金净值增长幅度较大。到了年中,随着基金业绩的大幅增长,吸引了更多的基民,可能有基民在基金净值3元的时候追高买入,假如蚂蚁君在净值3元的时候买入了200份,成本为600元,其他时间基金份额不变。

年末基金盈利:100 *(1.5-1)+200 *(1.5-3)= -250元,也就是说本年内基金在单位净值增长了50%的情况下,净利润却产生了250元的亏损。

对于蚂蚁君来说,年末时,其基金资产变为:200 * 1.5 = 300元,相较其600元的成本,因为眼红于基金快速增长的业绩而追高买入最终导致亏损了300元。所以基金单位净值的变化,不能精确地展现基民某一阶段的利润变动。

(二)基民操作损益

基金盈亏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这点我们无法左右,市场可不管你适应不适应,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人为的去增加亏损的可能。即使选择了各方面(过往业绩、回撤控制等)都很优秀的基金,市场也并非熊市,基民交易时机不对,没有及时止盈,收益照样很差。有时候基金是赚钱的,然而基金持有者却并未赚钱,这与基民的个人操作有很大关系:毕竟基金再好,也经不住基民追涨杀跌,频繁交易。

基民总是喜欢追逐业绩好的基金,但他们没有在业绩好的基金业绩不好时买入。

可以把投资基金的收益归为两部分:基金投资收益 = 基金自身收益+基民操作损益。

其中基民操作收益要分两方面来看:

基民追涨杀跌对基金收益产生的损耗。

一些基民错过了低点建仓时机,眼红于市场火热时基金净值的迅速增长,尤其是一些顺应市场趋势的行业基金,一个月净值增长30%以上者不在少数,于是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追高买入,而行业类基金涨跌极度依赖市场趋势,当市场趋势不在时,下跌幅度也很大,于是基民的基金就会产生亏损。

这些基民是不可控的,对自己有着迷之自信,不知道自己的择时能力很差,就算把资金交给基金经理管理,也总想着自己做点什么,这也就导致了基金的整体业绩很好,却总有些持有该基金的基民赚不到钱,甚至亏钱,这也说明同一只基金不同的人获得的收益是不同的,好基金固然很重要,但交易时机同样重要,要在性价比合适的时候买入

所以,即使在牛市,也有很多投资者亏损,格雷厄姆早就指出过:

散户在熊市底部,牛市初期的时候,往往资金量很小,尝试性的买入;当市场开始上涨,于是逐步加大仓位,等到市场涨到顶部的时候,散户的情绪最激动,仓位也最重。

心态也从最初的恐惧变为贪婪。然而,一旦大的调整到来,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不但将前期的盈利损失殆尽,往往还会造成更大的亏损。

下图为2016年至2020年基民投资行为对基民收益的影响:2016年至2020年间,基民由于自身行为将个人持有基金的收益拉低了11.61%。

注:投资行为影响 = 基民平均收益率 - 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

我一直不建议追涨,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行情比较好,几乎每天涨,这样的话可以试着分批买入,但一定不要梭哈,这个比较考验个人能力,需要慎重。如下图这样走势的基金,表现很好,在长得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买入点。

投资时追涨,就是在赌其他人会以更高的价格买入你追涨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正如博傻理论描述的那样:资本市场中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所以,不要做最后一个。

行情不合适时,要学会低仓位运行,等待合适时机,不要一有闲置资金就迫不及待的追高买入。

在基金净值下跌时,逢低分批买入,等到净值上涨了,会获取更好的收益。

在大跌时加大补仓力度,反弹时可以更好的弥补之前的损失,获取更好的收益,然而很多人可能会被大跌吓破了胆,割肉卖出,大涨时又迫不及待的追涨买入,迫不及待的去当韭菜,追着镰刀跑,正是他们为市场的正常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连续下跌行情下,投资者恐慌情绪自然会漫延,割肉者从不会缺席,这种事情发生过太多次了。市场大跌时才是最好的买入时机熊市才是你捡便宜筹码布局的最好时机,我们可以利用投资中人性的弱点: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我们来举个例子,蚂蚁君在A基金净值1元时,买了100份,后来A基金净值跌到0.5元,此时可以:

恐慌于净值大幅下跌,卖出基金,最终收益损失50元:100 *(0.5-1)= -50元。

持仓不动,若后期基金净值涨到0.8元,则资产减少20元:100*(0.8-1)= -20元。

把波动当作买入机会,再次买入100元,若一段时间后A基金净值涨到0.8元,最终资产增长40元:共投入(100+100)= 200元,基金资产为(100+200)*0.8 = 240元。

基金理财的小伙伴经常犯两个错误:

市场跌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想再等等,等到开始上涨了,又觉得现在买有些贵了,还想再等它跌一阵,结果后来要么没买入,要么追高。

轻易的交出自己的筹码,还美其名曰‘现在卖出,等跌几天后用更低的价格买回来,可以节省成本’,自己跑着去找镰刀。

市场总是在波动中,涨涨跌跌很正常,我们要知道:波动中孕育着机会。市场的每一次普跌,都会割一批韭菜,对于基金理财来说,只要你做好了资产配置,不因恐惧于市场大跌或者急用钱而割肉,你的账户就真的是一堆数字。

@天天精华君 @天天话题君 @富途牛牛创作者中心

$圆信永丰兴源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1965)$ $东方添益债券(OTCFUND|400030)$ $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02112)$

#社区牛人计划# #投资小白怎么理财?要从哪儿开始?# #投资干货#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