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AGI(通用人工智能)率先落地,2025年或成为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元年!
梳理无人驾驶政策及行业的核心产业链,以期挖掘出后续有爆发潜力的个股!
$上汽集团(SH600104)$$锦江在线(SH600650)$$通达电气(SH603390)$#社区牛人计划##炒股日记#
事件驱动
据媒体报道,6月22日特斯拉得州奥斯汀正式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并计划2027年实现全球数十万辆车队运营。 同时,小马智行计划在年底Robotaxi车队规模扩大至千台,宁德时代、蚂蚁集团、哈啰也共同投资推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 随着国内外企业加速推进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叠加我国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产业链相关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行业透视
政策端,对Robotaxi的法律法规愈加完善
A,中国政策逐渐成熟,促进Robotaxi商业化落地:
全国性政策给出Robotaxi准入和上路途径,允许其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进行商业化试运营。工信部等四部门于2024年6月进一步遴选出9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包括比亚迪、上汽、蔚来等。
地方性政策则更进一步,北京、广州等地开放部分地区甚至全域进行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测试、运营等应用,并对交通违规或事故进行责任划分。
图表1:中国关于自动驾驶车辆国家及地区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各政府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美国推出AV-STEP草案,对L4级及以上Robotaxi进行细致规定:
监管方对于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技术体系、传感器类别不做判断区分,完全由申报方自主定义,仅自动驾驶研发商、车辆制造商、车队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四种团体可以申报,单独联合申报均可。.
把可靠安全性作为考察的第一准则,申报方需详细说明车型信息、传感器方案等数据,以及车队运营数据。
要求申报方提供安全案例,以说明如何保证功能的安全可靠,以及如何处理事故。
所有事故均需要上报。其中,轻微财产损失、且无任何人员伤亡的事件仅需在季度性报告中提交,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或ADS主动违反交通规则、安全员的增减,则须立即上报,并交由NHTSA进行责任判定。
用户体验端,Robotaxi较传统出租车或网约车更具有吸引力
2024年7月萝卜快跑在武汉的单车订单峰值达到20万单,已经达到当地出租车司机平均一天的订单量;小马智行Robotaxi客户的复乘率达到70%。原因如下:
A)更安全:当前Robotaxi的行驶安全性已达到人类司机的十倍:
小马智行的PonyWorld世界模型能够生成场景和传感器数据、进行高度逼真的仿真以及多维度评估驾驶行为,从而加速算法的迭代。其Robotaxi已经达到行驶1万小时出现一次异常事件,是人类司机的10倍水平。
Waymo则在400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中,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概率下降88%,人身伤害概率下降92%
图表2:Waymo的安全性远高于人类司机

B)更便宜:由于不需要司机,Robotaxi订单价格可低于出租汽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共享网约车(纯电动汽车)总收入明细中约50%是司机净收入,而Robotaxi不需要司机,可以大大节省成本。例如根据滴友之家的报道,同样32公里行程,广州的Robotaxi服务较同里程的网约车便宜30%。
图表3:共享网约车(纯电动汽车)总收入明细

C)更舒适:算法确保行驶稳定,同时座舱内私密性远胜于出租汽车。
对于不同路况,智驾算法会提前规划油门、刹车、方向盘的控制,并确定好运行轨迹,确保行驶的稳定。
Robotaxi不存在司机,乘客可在规则允许内充分使用座舱内配置,包括看电影甚至唱K,而不影响到他人。
三、Robotaxi市场空间:2030年中国区有望接近5000亿
2020-2023年,网约车带动中国出租汽车数量以每年接近20%的同比增速快速提升。
巡游出租车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保持约140万辆的体量;
网约车数量大幅提升,由2020年112万辆快速提升至2023年279万辆,占比从45%提升至67%。网约车数量上升,促进中国智慧出行市场扩容。智慧出行,包括网约车、顺风车、Robotaxi等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网约车市场规模预计有望从2023年2550亿上涨到2030年8003亿,CAGR达到18%。预计Robotaxi市场有望从2027年开始迅速增长,于2030年达到接近5000亿的规模,达到2027年的22倍,在智慧出行中的渗透率达到32%。
图表4:2020-2023年中国出租汽车数量合计,单位:万辆(左)
2020-2030年中国智慧出行市场空间,单位:亿元(右)

投资策略
关注政策动向: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府对自动驾驶的政策支持,这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投资视角:鉴于Robotaxi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落地尚需时间,建议投资者采取长期投资策略。多元化投资:考虑投资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企业以及可能受Robotaxi影响的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行业。
公司梳理
(1)上汽集团:2024年主动筑底,全面深化改革2025Q1起成效显现
(2)欧菲光:经营性利润显著提升,长期受益国产高端制造
(3)四维图新:助力汽车智能化“芯”征程,持续推进智驾全生态
风险提示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竞争情况加剧;法律法规推进速度不及预期;费用控制不及预期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