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北京昊创瑞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创瑞通”)顺利通过创业板的IPO审核。对于等待近两年的昊创瑞通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

不过,或许是因为目前IPO审核都是上会即过会的缘故,所以,尽管昊创瑞通成功过会,但市场对该公司的质疑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相反,随着该公司IPO进程的前行,市场的担心越发强烈。

当然,昊创瑞通能够成功过会证明公司本身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该公司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配电设备及配电网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智能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和箱式变电站等。公司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全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和电器工业标准化示范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

而且该公司报告期的业绩也是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979.89万元、67,236.55 万元和 86,725.23 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876.07万元、8,740.74万元和 11,128.52万元,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4.47%和27.22%,持续增长且主要来源于公司的核心技术及相应产品。因此,该公司能够顺利过会,倒也并不令人意外。

不过,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昊创瑞通稳健的业绩背后,却潜在着不小的危机。正如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所进行的风险提示所言,该公司面临着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对国家电网下属企业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9,778.57万元、61,852.10 万元和 67,108.73 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92%、91.99%和 77.38%,可以说,公司对国家电网下属企业有着强烈的依赖。相对应的是,报告期内,公司对国家电网下属企业的销售毛利分别为 13,548.04 万元、17,441.38 万元和19,247.35 万元,占公司毛利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93.99%、93.98%和 86.47%。因此,如果未来国家电网的投资计划、招标情况或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公司因产品的技术性能或产品质量未能持续满足国家电网的需求,将导致公司对国家电网下属企业的销售下降。同时销售毛利也将同步下降。

令人不安的,昊创瑞通确实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为此,该公司在招股书里还特意提醒了产品质量风险。原来,在报告期内,公司曾因供应商零部件存在瑕疵、对客户实际需求理解存在偏差、运输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等因素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所涉及的收入金额分别为229.74万元、182.34万元和 520.09万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0.41%、0.27%和 0.60%。同时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和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部分种类产品中暂停中标资格 6个月,被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扣1.5 分,被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不合格累计积分积 1分,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品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有效地执行相关产品质量控制制度和措施,因原材料采购把控不严、对客户实际需求理解存在偏差、生产管理不当或产品质量检验疏忽等因素导致公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公司与下游客户产生纠纷。此外,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下属企业和南方电网下属企业,根据相关客户管理规定,如果公司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将被不合格累计积分或扣分,并可能被暂停中标资格或不接受投标;同时,如果未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对供应商产品质量的管理政策变化导致对供应商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公司如果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受到更加严格的处罚,将影响公司的业务经营和品牌声誉,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在产品质量问题的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也有研发方面的原因。虽然昊创瑞通被标榜为是“高新技术企业”,但该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却在同行业中几乎垫底。招股书显示,2020-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3%、3.75%、3.09%、3.47%、3.73%,连续五年低于同行业均值6.39%、6.51%、5.54%、5.75%、5.58%。

与此相对应的是,昊创瑞通专利数也是垫底的存在。招股书显示,截止目前,公司已取得119项专利和29项软件著作权。在119项专利中,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61项,外观设计专利44项。公司发明专利数量较少。而截止2024年12月31日,昊创瑞通同行业可比公司东方电子拥有专利1,367项,双杰电气拥有专利474项,许继电气、金冠股份则未披露相关信息。

昊创瑞通的研发投入与专利数在同行可比公司中几乎都处于垫底状态,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改变,企业的发展后劲自然就会令人担心。一旦产品失去竞争力,丢掉了公司依赖的大客户,公司的业绩就有可能会大幅下降。更何况该公司原本就规模有限,在同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研发再跟不上去,其未来的发展很难令人乐观。

其实,昊创瑞通不只是研发费用比率大大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实际上该公司在报告期的整个费用都是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

在报告期内,昊创瑞通的费用率由2022年的10.39%下降到2024年的9.82%,而9.82%的费用率较行业均值低了约5个百分点,这就为企业节省了不小的费用开支,而通过节省费用开支,也就变相给公司带来了利润的增加。为此,人们不能不担心,该公司是不是为了上市前的业绩更好看一些,故而在上市前人为地压缩费用开支,待公司成功上市后再将费用释放出来。

此外,对于昊创瑞通的本次IPO,其募资补流的做法也是饱受争议的。本次IPO,该公司拟募资4.77亿元,其中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对此,公司方面的说法是:公司综合考虑了行业发展趋势、自身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业务发展规划等情况,拟使用募集资金中的 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优化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强资金实力,满足公司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营运资金需求,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持续经营能力。

但实际上,该公司本身并不差钱。就资产负债率来看,2024年末,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40%,并不算高。重要的是,昊创瑞通在2022年至2024年度,公司货币资金分别为 11,781.46 万元、21,084.81 万元和 27,958.89 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 28.00%、33.96%和 42.72%,主要为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以2024年度为例,公司货币资金达到了2.796亿元,基本全部为银行存款。而同年的短期借款仅仅只有1950万元,对于拥有近2.8亿元货币资金的昊创瑞通来说,没有任何资金压力可言。更何况2023年、2024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1亿元、0.97亿元。

所以,昊创瑞通的1亿元募资补流计划并无必要性,反倒是有“过度融资”的嫌疑。去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要求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其中提到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昊创瑞通的1亿元募资补流计划是不是“过度融资”,监管部门有必要给出一个说法。(本文独家发布,谢绝转载转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