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晚间,光智科技(300489.SZ)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关联交易事项。这一消息距离公司最后一次披露重组进展仅过去两周,迅速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反应。#8个20cm涨停牛股突然终止资产重组#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终止的收购案曾让光智科技收获8个"20cm"涨停板。2024年10月披露重组预案后,公司股价从不足30亿元市值一路飙升至百亿规模,市场对这场"蛇吞象"式并购的期待可见一斑。然而随着终止公告落地,投资者情绪急转直下,股吧等平台涌现大量质疑声,部分股民直指这是"忽悠式重组"。

一、交易终止背后的核心争议

根据公告表述,终止原因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外部环境变化,二是交易双方未能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但这样的解释未能平息市场疑虑。

公开资料显示,标的公司先导电科估值高达200亿元,专注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研发,产品覆盖新型显示、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而光智科技2024年营收仅14.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刚扭亏为盈。这种体量悬殊的并购本就存在巨大整合风险,如今突然终止更凸显前期决策的草率性。

有资深投行人士分析指出:"从预案披露到终止仅8个月时间,在重组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双方可能面临估值调整、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无法妥协的情况。"

二、投资者保护机制待强化

此次事件暴露出A股市场重组乱象的典型问题。光智科技在6月12日仍坚称"交易工作有序进行",短短两周后就宣布终止,信息披露的连贯性存疑。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承诺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组,但未明确说明是否会对投资者进行补偿。

数据显示,光智科技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亏损3715万元,今年一季度虽盈利956万元,但重组终止可能影响其后续业务升级计划。部分投资者担忧,公司可能通过制造并购预期拉抬股价,最终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三、行业整合趋势下的反思

尽管此次收购未能成行,但光智科技与先导电科在产业链上的协同性仍值得关注。双方均布局"高纯稀散元素—化合物材料—精密器件"产业链,这种战略方向与当前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替代的趋势高度契合。

市场人士建议,上市公司应建立更透明的重组决策机制,在预案阶段就充分披露潜在风险。监管部门则需加强对"忽悠式重组"的打击力度,完善退市制度与投资者赔偿机制的衔接。

据悉,光智科技将于7月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这场风波最终将如何收场,又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制度性启示,值得持续关注。
#社区牛人计划#
$上证指数(SH000001)$$深证成指(SZ399001)$$光智科技(SZ300489)$
@社区精选 @股吧话题 @富途牛牛创作小助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